Tuesday, January 27, 2009

《影像香港–當代攝影展》觀後感之一

一切得從那位伯伯開始。

伯伯就坐在研討會的前排第一行,正對著幾位講者和寬大的幻燈屏幕,彷彿沒法跟講者面對面交流會成為他的遺憾。講者發表完畢,伯伯終於發言,內容早已忘了,整體印象卻是條理清晰,不是一般維園阿伯;還有,年輕時他曾熱愛攝影。不過,最難忘還是他的一句:「真覺得這是時代的錯配,我們以前沒有這些交流,現在唯有來懷舊一番。」

那是《影像香港–當代攝影展》的座談會,題為《後九七中港澳藝術攝影》,在銅鑼灣中央圖書館的一號活動室,一個類似地下室的地方,像隱喻了香港攝影的發展和被重視程度;卻吸引了約百名市民進場,讓人感動。

以「時代的錯配」來形容似乎略嫌誇張煽情,但相信香港攝影人對這樣一個大型攝影展還是覺得等得太久。這還真的要感激黎健強與黃啟裕兩位策展人的無私付出和貢獻,真心希望整合香港當代攝影師和藝術家不同風格和類型的攝影作品,好讓大眾和行家能有所認識、觀摩、分析及參考,為未來香港的攝影發展打好基礎和理出頭緒。

可惜,暫時仍未感覺到《影像香港–當代攝影展》在香港造成一種聲音,即使在攝影界內也只有各人互通消息的份兒,卻仍未見過關於今次攝影展的評論或深入討論,彷彿香港的藝術評論人、攝影教育者、雜誌編輯等都走錯了地方,湧到旁邊維園的工展會排隊執平貨,然後再評論一下究竟是炭燒鮑魚抑或燕窩蛋撻才較美味。難怪研討會的其中一個討論話題,正是香港攝影評論的匱乏。

座談會裡來自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的李銳奮教授說,澳門比香港幸運的地方,是澳門的報章仍有關於介紹和評論攝影的專版,但較不幸的,就是這些攝影版很多時都被各大攝影會輪流瓜分,而且大部份都來自「畫意攝影」流派。我想,這已是不幸中之大幸了。相比香港,攝影版早已是香港報章的絕跡恐龍,連藝術版都在掙扎求存了,取以代之則是消費、消費和消費。

當然,現今香港仍有幾本雜誌以及攝影網站為攝影發聲,但都流於介紹文章(尤以器材為甚)較多,評論文章較少,而且質素參差,網友的評論大都流於口號式的漫罵或奉承句子,最普遍的回應評論大概便是「老師,你好!謝謝!」,連較像樣的一般攝影評論都很少。與會的馮漢紀先生說,香港的評論只有review,卻沒有criticism,真是一矢中的。反觀國內的攝影雜誌真的百花齊放:《映像PICS》、《上海攝影》、《中國攝影家》、《影像IMAGE》、《藝術世界》等,皆是辦得出色而深入的攝影或藝術雜誌,每期都有不少評論及專題文章,也孕育出不少攝影評論人,讓人讚服。香港曾經出現過的《娜移》以及最近由pH5攝影團體出版的兩期《pHi》皆是難得一見深入的攝影專刊,但可惜只能曇花一現,未能成為一種風氣。

有說現代數碼攝影普及化前所未見,在幾乎一人一相機的情況下,攝影評論卻倒轉「百萬人都沒有一篇」,實在遺憾。是香港攝影雜誌的讀者視野過於狹隘,還是雜誌老闆的視野從沒增長過?座談會中有與會者認為攝影評論是有市場的,只是老闆付的稿費太低,根本無法養活一位全職評論人,也感到不受尊重。當然,我們無須期望在香港可以單憑寫攝影評論便可糊口,大概連最普及的電影評論人都無法做到這點,那簡直是天方夜談;不過,過低的稿費大概也反映到老闆們對攝影評論的重視和尊重程度,更缺乏對香港攝影界的承擔和視野,這也是香港第二代人的問題:短視、功利為上、自以為是。

我們值得有更好的攝影雜誌和攝影評論嗎?不錯,選擇這世道是艱難而孤獨的,也由衷感謝肯出資的老闆們,搞雜誌談攝影在香港肯定不是容易的事。但如果抱著「我已辦了一本雜誌,攝影文化就由其他攝影人去推動」的心態,或者是「我就是老闆,我有我的經營手法,你咁叻不如你做呀」的想法,那就不如不做好了,反正香港傳媒的風骨和視野早已埋在市場底下,多一個這樣的老闆只會加強我們的近視,讓我們對前景毫不關心。「賺錢」與「高質素」與「普及化」並不一定是相生相尅,相反往往更可成正比的利好關係,當然不是每位老闆都有這種天賦與才能,但我們還是有權期望香港的攝影雜誌辦得更好。

有指香港的攝影人過於低調,即使已有發表平台仍不肯站出來面對群眾,這話不假,相信部份年輕攝影人仍缺乏自信和嚴謹計劃,面對傳統的印刷媒體,仍然有種高不可攀的感覺,這無可厚非。但從另一角度看,傳統媒體又是否能提供足夠的空間,專業的態度,開放的平台和嚴謹的相關文章與配套,令攝影人有信心和尊嚴地讓自己的作品在該平台發表?我們不能一味推諉別人,卻不反省自己的品牌,這實在太過可悲。

可喜是網絡的發展能讓我們漸漸走出這種困境,香港不少攝影人都擁有自己的博客或網站,發表攝影作品和評論已不是傳統媒體的專利。外國不少圖片編輯都會透過Flickr圖片分享網站來尋找有潛質的攝影師,也有不少攝影博客介紹和評論關於攝影的最新消息和作品,如Conscientious weblog裡的Jorg Colberg就曾與不少攝影師對話,期望更深入了解各攝影師的理念和作品意義。最近Jorg也發表了一篇名為《Things I'd love to see more/less of in 2009》的entry, 非常有趣:

Things I'd really love to see less of in 2009:
1.b/w photography that looks like it was shot in 1975
2.vernacular photography as a freak show
3.meandering "discussions" about photography and its supposed relation to "facts" (or "realism" or [Photoshop] "manipulations")
4."on-demand" "self-published" photography books
5.entertainment photography posing as art
6.typologies
7.photography criticism/writing that starts of with and/or quotes excessively the usual suspects (Roland Barthes, John Szarkowski, Walter Benjamin, ...)

我的願望是,希望2009年世界和平。真的。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謝謝介紹.
寫攝影評論確實不易. 縱觀香港, 總算有些平台提供藝術評論, 但藝術真的就能普及嗎? 藝術市場真的存在嗎? 香港的藝廊又夠普及和專業嗎? 香港的藝術收藏家和買家又有多少呢? 當這一切都要走進資本主義的機制下, 讓所謂藝術品, 藝廊, 藝術評論, 藝術品收藏家成為一種互惠互利的生物圈時, 究竟香港有否足夠的空間來容納這資本主義下的藝術呢? 這空間, 除了是指人口的數目外, 還有是社會人口的質素. 如果那些有錢的香港富人, 根本沒興趣或認知來以藝術作為投資工具, 這條藝術食物鏈大概根本就不行.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倚賴這種食物鏈的最高層來營造藝術? 有沒有其他的出路呢? 相信在這資本主義橫行的世界下, 這情況仍很難得到改善. 抱歉有點語無倫次了.

Anonymous said...

由古至今, 有好多出名的藝術家都係有有錢人照住架啦, 如果唔係都出唔到咁多偉大作品. 但係你叫香港D有錢佬一直貼錢俾某藝術人搞藝術, 可能幾年先有一次OUTPUT, 佢地會覺得係度養緊懶人. 連D藝術人都可能覺得自己靠人養而周身唔自在. 香港係個好強調自力更生的地方, 所以個D接近潮流的設計產品就會容易HIT起一D藝術人, 潮流亦都好強調所謂創意產業, 即係藝術家唔該自己諗埋點搵錢, 唔好剩係搞埋D咁曲高和寡的藝術, 冇人識睇啦!! 我FUCK! 呢D潮流消費藝術品, 轉眼即逝, 點會變得不朽呀~~況且, 好多而家的潮流產品, 又咪係由以前的偉大藝術品黎!! 純藝術係一定要存在的, 因為佢一定係創作最前線思想最寬闊的地方, 然後等世界同其他創作人去慢慢吸收,轉化同接納, 就正如當年的莫內或梵谷.

Anonymous said...

Oh! Typologies 已經咁out喇咩?

波夫波的廁旁手記 said...

hi 阿木,
我諗係給不少人濫竽充數的機會吧.什麼都typology便好像成了藝術,又簡單又方便.查實typology都有其技巧,尤其在選擇題材和拍攝對象上非常注重,還有拍攝者的視覺距離,拍攝時的與對象的溝通和互動等,都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吧.